把港口“查验间”搬到企业“生产间”
马鞍山海关落地新模式,助力“小巨人”创“芯”发展
文图/记者 王永霞 通讯员 王珺
5月14日,在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内,身着防静电无尘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芯片加工。
“目前加工的晶圆片仍然是在港口完成查验,但从下一批开始,就能直接在企业查验。”指着流水线上的晶圆片,东科半导体公司外贸部经理葛德华高兴地说。在马鞍山海关的指导下,东科半导体成功备案了查验新模式,即将成为马鞍山首家享受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的企业。
作为电源管理芯片领军企业,东科半导体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50强企业,生产的同步整流芯片市占率全国前三。晶圆片是芯片制造的基础材料,其进口通常用的是精密真空包装,对存储和查验环境要求极高。
“以前进口都是在口岸查验区拆箱查验,但晶圆片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在无尘室中进行操作,口岸因自然条件限制,很容易导致晶圆片的损坏。”据葛德华介绍,传统口岸查验模式存在的环境适配性风险,一度成为制约产业链稳定的“卡脖子”问题。
马鞍山海关立足外贸高质量发展大局,敏锐捕捉到东科半导体的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通关保障方案,积极推动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落地。马鞍山海关关长带队送政策上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攻坚团队,了解企业口岸通关环节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备案政策法规详细解读指导,助力企业顺利完成备案。
“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是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口高新技术货物,将部分口岸查验要求调整至目的地实施的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的通关便利。我们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该模式,就是为了破解企业的实际难题,让原材料进得好、进得快。”据马鞍山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佘洪君介绍,新模式实施后,企业真空包装货物在口岸无需开箱,查验现场搬到了企业的生产线,既满足监管要求又契合特殊产业需求,实现了监管效能和企业效益双提升。
东科半导体一年大约要进口7000片晶圆片,葛德华估算了一下,新查验模式能将商品损坏率减少60%,通关成本降低40%,保障了关键零配件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佘洪君表示,马鞍山海关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进一步推广新查验模式,争取让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风险可控、通关高效”的定制化服务,为马鞍山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