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堂
手术室护士如何精准配合麻醉工作
在手术室这个争分夺秒的“战场”上,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除了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术,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工作的精准配合同样至关重要。麻醉的顺利实施与有效管理,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紧密协作。
手术前的充分准备
患者信息与病情评估的协同。手术前,手术室护士需要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同时,护士要协助麻醉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仔细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心肺功能等情况,以便麻醉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降低麻醉风险。
麻醉设备与药品的准备。手术室护士要提前检查并确保各类麻醉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如麻醉机的气源是否充足、呼吸回路是否通畅、监护仪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等。同时,要按照麻醉医生的要求,准备好手术所需的麻醉药品,包括常用的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并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浓度和有效期,确保准确无误。此外,还需准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如肾上腺素、阿托品、除颤仪等,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患者的心理安抚与健康教育。面对手术和麻醉,患者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进程。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麻醉的大致过程、注意事项以及麻醉的安全性,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温柔的话语和亲切的态度,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以更放松的状态接受麻醉和手术。
手术中的密切配合
协助麻醉操作。在麻醉实施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要密切配合麻醉医生的操作。如,在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护士要迅速为麻醉医生提供所需的物品,如喉镜、气管导管、牙垫等,并协助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使气道充分暴露,便于麻醉医生顺利完成插管操作。在椎管内麻醉时,护士要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如侧卧位、弯腰弓背姿势,确保麻醉穿刺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患者因不适而移动身体,影响麻醉效果。
生命体征监测与记录。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要与麻醉医生共同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如血压骤降、心率过快或过慢、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要及时告知麻醉医生,并协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等信息,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液体管理与输血配合。合理的液体管理是维持患者术中内环境稳定的关键。手术室护士要根据麻醉医生的医嘱,准确控制输液的速度和种类,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患者需要输血时,护士要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范,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制品信息,确保输血安全。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输血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并配合麻醉医生进行处理。
紧急情况的应对配合。手术中可能会突发各种紧急情况,如心跳骤停、过敏性休克等。当紧急情况发生时,手术室护士要迅速、冷静地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抢救。如,立即准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操作,严格执行医嘱,准确、快速地给药,同时要及时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如外科医生、重症监护室医生等,共同参与抢救工作。
手术后的恢复护理配合
苏醒期的监护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进入麻醉苏醒期,此时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手术室护士要与麻醉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和深度、循环功能等恢复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舌后坠和误吸的发生。对于躁动的患者,要适当约束,防止患者坠床或拔出各种管道,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受到损伤。
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达到转出手术室的标准后,手术室护士要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交接。向病房护士介绍患者的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术中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药物使用情况、输液输血情况、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措施等。同时,要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引流管、输液通道等相关物品妥善交接,确保患者在病房能够得到连续、有效的护理。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工作的精准配合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每一个精准的配合动作,每一次及时的信息传递,都凝聚着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养和对患者生命的高度负责,共同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
含山县中医院手术室 胡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