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堂
术后疼痛管理,麻醉护理让康复过程更舒适
手术后的疼痛是许多患者都会面临的问题。这种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焦虑、抑郁、失眠等,甚至延缓康复进程。然而,科学、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以大大减轻这种不适感,让康复过程更舒适。
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手术后的疼痛是一种急性疼痛,通常是术后化学、机械或温度改变刺激伤害感受器导致的炎性疼痛。如果这种疼痛在早期得不到充分控制,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科学、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疼痛管理的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术后疼痛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麻醉药等。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存在呼吸抑制、便秘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有效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可通过神经阻滞或伤口浸润的方式达到止痛效果,副作用较小。给药方式可采用静脉推注、肌肉注射、口服、透皮贴剂、静脉自控镇痛等。其中,静脉自控镇痛能让患者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调节镇痛剂量,较为理想。
非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如冰敷、热敷、按摩等,可通过刺激感受神经,分散疼痛感受,达到止痛目的。冰敷可以减少肿胀和炎症,而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心理干预,如音乐放松疗法、冥想、正念减痛等,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疼痛耐受力。神经阻滞术,如硬膜外阻滞、腹直肌阻滞等,可阻断疼痛传入的神经通路,对手术切口疼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麻醉护理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疼痛评估与记录。麻醉护士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通过数字评分量表、文字描述量表等方法,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这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疼痛管理。
给药护理。麻醉护士会根据医嘱,按时、准确地给予患者止痛药物。他们会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如口服、注射等,并确保药物的剂量和频率符合患者的需求。同时,麻醉护士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舒适护理。除了药物治疗外,麻醉护士还会采取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如指导患者采取合理的卧位,以减轻切口牵拉和疼痛,为患者提供冷敷或热敷等物理疗法,以减轻炎症和肿胀,通过心理疏导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疼痛耐受力。
健康教育。麻醉护士还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应对疼痛。他们会告诉患者疼痛是手术后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必过于担心;同时,也会教给患者一些简单的缓解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疼痛。
术后疼痛管理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疼痛。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放松心情。
合理饮食。术后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富有营养。这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缓解疼痛。
适当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活动,如散步、做简单的体操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减轻疼痛。
定期复查。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疼痛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科学、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麻醉护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专业的护理手段,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当涂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杨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