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3版:美好含山

含山: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通讯员 唐延豪

含山: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通讯员 唐延豪

在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含山县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抢抓机遇,积极布局,奏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激昂乐章。

集群成势构筑发展高地

含山县锚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首位产业,通过“链式招商+生态培育”双轮驱动,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围绕驱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核心环节,已集聚哈金森、爱柯迪、贝斯特等149家规上工业企业,形成从压铸成型、精密加工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我们坚持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多维策略,上半年新签约朗贤轻量化等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含山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度对接合肥、南京、芜湖等汽车产业生态,辉晗汽车、特立镁等企业已进入蔚来、大众等主机厂供应链体系,产业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为夯实发展根基,含山县强化要素精准供给。近三年累计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生产用地2100亩,撬动产业基金18.9亿元,举办“青雁归巢”等引才活动,吸引50名高层次人才落户。同时搭建智慧园区平台,实现67家集群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49.6%,数字化研发工具应用率达72.7%,推动产业集群向“智能+绿色”转型,近三年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60吨/万元降至1.07吨/万元,能耗降低率达9.52%。

龙头扩能点燃升级引擎

步入马鞍山三基轻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一期生产车间,只见AGV智能搬运小车在生产线间灵活穿梭,MES系统总控室的屏幕上,各类生产数据正实时跃动。“目前企业不断完善智能化程度,上半年产值已达3500万元。”该公司安全管理主管周晓龙介绍,一期主攻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等配件,其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精准管控。

在三基一期厂房不远处,二期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2024年8月开工,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底投产。“二期工艺流程与一期相同,将新增1.5万吨年产能。”项目建设负责人潘万国表示,公司决策层之所以加速布局,“既源于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信心,也得益于含山‘全程领办’的营商环境。”

与三基毗邻的安徽盐湖特立镁新材料有限公司同样上演着“速度与激情”。其一期以方向盘套件、变速器壳体等铝合金产品为主,上半年产值达3500万元,而二期厂房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期占地2.1万平方米,包含140台CNC设备、2条喷粉产线及8台650吨压铸机。”该公司设备管理部经理张睿祯介绍,项目创新采用“重型设备上楼”工艺,二楼每平方米承重达1.5吨,连廊连接的仓储面积达1万平方米,投产后月产量可达8万-10万件。更值得关注的是,二期将主攻镁铝合金产品,相较铝合金更具轻量化优势,利润空间及产品减重都有卓越提升,项目二期短短9个月的建设周期,见证着企业对含山产业生态的认可。

创新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在含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阶之路上,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含山县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共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累计创建28个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5个智能工厂、12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超30%。2022—2024年,集群内中小企业研发经费累计达16.6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从3.9%提升至5.4%,2334名研发人员正为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攻关。

不仅要造零件,更要建生态。这是含山的信念,含山正推进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零部件数据中心建设,构建融合监管、预警、测试等场景的产业新生态。同时,进一步推行“企业秘书”制度,111位秘书全方位服务于323家企业,仅在今年前5个月,便助力企业解决续贷过桥资金达6700万元,并成功推荐“园区贷”超过1.03亿元,通过“保姆式”服务,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从集群成势到龙头引领,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含山县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链”为笔,在皖东大地勾勒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更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再添“含山力量”。

2025-07-01 ■通讯员 唐延豪 1 1 马鞍山日报 content_153766.html 1 3 含山: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