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1版:头版

创新供地模式 靶向保障需求

我市强化用地保障提升服务质效

创新供地模式 靶向保障需求

我市强化用地保障提升服务质效

记者 黄筱敏 通讯员 彭彩梅

“缩短出让年期,直接降低了企业用地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能把资金更多花在项目建设和生产上。”近日,安徽宝特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家庆在项目现场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创新举措点赞。

5月底,该公司以弹性年期出让方式顺利拍得雨山区2025-3号地块,用于建设“年产50000吨汽轮机、3.5兆瓦以上风电关键成品部套件生产线项目”。地块位于雨山区向山镇,总面积72余亩,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年亩均税收预计不少于20万元。

在保障项目用地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雨山分局了解到向山工业地块的意向企业希望将更多资金用于后期的项目开发建设。为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该分局对该地块创新采用了弹性年期出让方式,将土地使用年限定为20年,出让价格标底也相应降低。

“以往,工业用地出让按50年最高年限‘一刀切’。我们针对有需求的企业灵活采用20年的弹性出让年期,降低企业用地的一次性投入成本,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助力项目快速落地。”该分局副局长李义华表示,20年的弹性出让年期与项目的建设周期、达产考核期更为匹配,有助于激励企业按约定时限完成投资、建设和达产目标。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真改促真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扎实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组织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听民声、解难题,累计走访企业和单位40余家,直赴现场会商研究30余项问题,收集意见建议110余项。每名党组成员和党支部牵头认领一件民生实事或重点项目,谋划企业群众服务项目28项。针对走访中企业反映的用地保障不及时、效率不高,特别是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程序多、周期长、协调难等问题,局党组召开工作协调会、要素会商会17次,解决用林用地难题80余项。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深化“五同并联”用地用林联动审批新模式,将审批效率提升约45%;项目报件从上报到获批较之前节省9个工作日,项目落地时长缩减约三分之一。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瑞通新能源汽车变速箱体二期项目受益于用林用地融合保障机制,用地报件从上报到获批仅用时17天;追觅智能空调项目通过采取用地用林联动审批模式,较目标时限提前10天完成用地批复。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将把作风建设常态化列入发展任务,将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结合,确保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护航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动力。

2025-08-18 我市强化用地保障提升服务质效 1 1 马鞍山日报 content_156187.html 1 3 创新供地模式 靶向保障需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