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案例
入选省“法治为民办实事”案事例选编
记者 刘明培 通讯员 鲁佳俊
近日,《安徽省“法治为民办实事”案事例选编》正式公布,其中马鞍山市“高标准建设‘无证明城市’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入选10个典型案事例,“创新推进‘五个一体化’构建宁博社会治理跨区域协同新格局”入选22个优秀案事例。这充分展现了我市以法治思维破解民生难题、以创新举措提升治理效能的积极成果。
高标准建设“无证明城市”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以前办事要跑多个部门开证明,现在刷个脸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这是马鞍山群众对“无证明城市”建设的直观感受。自2023年启动建设以来,我市以系统化推进、规范化清理、数据化赋能、技术化支撑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从“群众自证”向“政府查证”转变,实现证明材料免提交6962个、免提交率达96.8%,切实解决了企业和群众“证明的烦恼”。
在改革推进中,马鞍山率先转变服务理念,打破数据壁垒,通过内部数据共享和跨部门协作,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制定《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等制度,规范办事流程,实现政务服务“无证办、无感办、无忧办”。同时,通过“三看”“三个一律”“三个应当”原则,全面清理证明材料,确保“应报尽报、应减尽减、应免尽免”。
如今,依托自主研发的“政民通·马上办”系统,群众刷脸即可完成身份核验,“数字战警”自动审核实现8类证明“秒批秒办”,“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等事项从“跑三次”变为“只跑一次”。
创新推进“五个一体化”构建宁博社会治理跨区域协同新格局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打破行政壁垒,创新推进法律服务、警务协作、检察工作、诉讼服务、矛盾调解“五个一体化”,构建起跨区域社会治理协同新格局,为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支撑。
通过设立江宁—博望一体化社会治理中心,两地整合资源搭建多元平台:跨界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件;皖苏“两省一街”警务室推出“跨省通办”“宁马通办”,办结业务2900余笔、化解矛盾300余次;跨区域检察协作办公室围绕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行动;宁博共享法庭2024年以来受理跨省民事案件500余件;跨界一体化联合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200余件,成功率与满意率均达100%。
“进一扇门、办两省事”成为两地群众的真实体验。该模式不仅破解了省际毗邻地区治理难题,更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闭环,为长三角社会治理一体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此次两项案例入选安徽省“法治为民办实事”案事例选编,是对马鞍山以法治力量服务群众、优化营商环境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让法治惠民成果更加可感可及,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马鞍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