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赋予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五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聚焦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篇章。
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筑牢百姓富的“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我们坚持以全局眼光抓好“三农”领域大事要事,胸怀“国之大者”紧抓粮食生产不松懈,实施新增5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围绕“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六大工程,从“稳面积、提单产、降损耗”三个方向挖掘粮食产能提升潜力,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五年来,我们克服高温干旱、雨雪及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09.8万吨以上。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5.97万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守住百姓富的“防护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底线任务,更是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我们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忧患意识,坚持以底线思维抓好“三农”领域风险防范,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五年来,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累计动态监测帮扶1986户5794人,投入扶贫资金及衔接资金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乡村产业,实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岗就业1.3万人以上,未发生一人返贫致贫。
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夯实百姓富的“硬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五年来,我们把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含山大米”数字赋能社会化服务、和县蔬菜良种“育繁推销”一体化、当涂河蟹“强种育芯”等工程,推动含山大米、和县蔬菜、当涂水产“一县一特”全产业链提档升级。大力开展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含山大米、和县蔬菜、当涂水产“一县一特”全产业链产值达166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656亿元,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持续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全市202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1。
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用好百姓富的“助推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农民权益,扎实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加快改变乡村发展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补齐乡村建设短板。五年来,已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217个,在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34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48个;完成农户厕所改造提升23.8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7%,高于全省11.47个百分点;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7%、96.9%。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打造百姓富的“强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我们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创新思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改革精神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深入实施“双领共富”行动和“培强扶优”工程,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五年来,我们把解决土地和农民的关系作为农村改革的主线,完成土地二轮延包31.2户农户延包合同签订。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益、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均走在全省前列。
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做好百姓富的“长久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我们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暨大比武活动,开展打击非法捕捞和销售刀鲚、渔政亮剑等专项执法行动。实施“四有一畅”工作法,建立“1+2”结对帮扶渔民联系工作制度,多措并举帮助退捕上岸渔民发展产业、实现就业。五年来,全市纳入养老保障退捕渔民6669名,转产安置渔民4571名,实现退捕上岸渔民应保尽保、应就尽就。全市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案例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培训学习教材,禁渔执法规范化体系建设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目标,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贡献“三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