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审核有了“智慧引擎”
我市创新应用AI监测系统大幅提升项目成本把控效率
记者 张令琪 通讯员 赵燕妮
11月5日,和县香泉镇“香泉晓山片区2025年和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发布招标预公示,最高投标限价为1173.5万元。在该项目中,马鞍山市首创的“工程量清单控制价AI监测系统”大显身手,自动生成带优化建议的检测报告,审核效率较人工审核提升近30%,项目成本把控迎来“智能加速度”。
“工程量清单控制价AI监测系统”的上线标志着马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向数字化、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过去,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审核通常需要人工逐项核对,耗时费力。如今,依托AI监测系统,审核流程从传统依赖纯人力的模式,升级为“智能识别、精准预警、高效纠错”的数字化监管新机制,实现了从“人工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尤其在常规性、标准化内容的审查上,效率提升显著。
“系统不是简单地追求‘快’,而是实现了‘又快又准’。”市公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深度融合造价规范与人工智能技术,可针对房建、市政等类型项目差异化适配监测模型,拥有合规性、准确性、计算性等5项核心功能,能智能识别清单编码重复、材料单价异常等36类常见问题。
据悉,该系统已累计检测136份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文件,发现并被采纳的问题有2749条,检测结果采纳率高达89%。其背后是一套持续优化的机制,建立了“模型试用—问题反馈—迭代优化”的闭环模式,历经5轮升级,检测结果采纳率从初期的10%提升至当前水平。
从“数小时”到“一刻钟”,变化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管效能与服务体验。马鞍山以“AI+监管”的小切口突破,为工程预算审核装上“智慧引擎”,也为公共资源交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