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诠释年轻干部的担当
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扬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在深学细悟中愈发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既是深入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更是我们年轻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行稳致远的成长阶梯。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岗位职责,我有几点感悟和体会。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的切入口和动员令
一是赓续传承党的红色基因。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我不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正是这些铁的纪律铸就了军民鱼水深情。新时代“轻车简从”“精文减会”等具体要求,正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生动实践。
二是“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中央八项规定和六大纪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有效破解了作风建设“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治理难题,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管不住的公车私用、吃喝风、特权风猛踩了刹车,充分印证了“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的治理哲学。
三是重塑了干部的“精气神”。作风之变带来气象之新,过去思想上动力不足、宗旨意识不强的干部,再也躺不住了,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积极性不断增强;过去行动上执行不力、担当缺失的干部,现在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老乡的板凳热了,群众的心也暖了,生动展现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以实干担当涵养新时代过硬作风
一是群众利益无小事。针对二十年前的职工房产证办理遗留问题,面对经办人员退休、档案资料缺失等多重困境,我们主动担当作为,做到新官既要“理旧账”、更能“销旧账”,三赴档案馆深挖历史凭证,联系原经办人员核实情况,最终让老百姓拿到期盼二十余年的产权证,用将心比心的态度换来群众的认可。
二是动真碰硬无难事。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品质,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多头管、问题杂、满意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去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打通了干部思想关、攻克了机制改革关、理顺了管理权责关,成功组建我市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维修资金使用效率和物业矛盾纠纷化解率,集中力量办好群众身边的事。
三是几顿饭、几杯酒非小可。近期通报的80后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中,有些人很熟悉,也曾一起共事过,他们的蜕变轨迹令人痛心。他们也曾经工作有激情、处理问题有能力,但在“不过几顿便饭”“只是小酌几杯”的自我麻痹中,逐步丧失原则底线,一步步滑向违法乱纪深渊。作为受组织培养多年的干部,我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既要在大是大非前站稳立场,更要在人情往来中守牢分寸,永葆清廉本色。
结合岗位职责的几点体会
第一,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刚上任时,组织上就提醒我:“住建局长权力不小,找你办事的人多,诱惑也不会少。”这话我铭记在心。我们批项目、管工程、审资金,看似是业务工作,实际上每个环节都连着群众的利益,也考验着干部的作风。
第二,干工作,既要“能扛事”,更要“不出事”。就住建领域来说,我们资源富集、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群众关注度高。我在各种场合经常跟同事们提醒:“别以为吃顿饭、收条烟是小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要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从严规范言行,保持政治定力。
第三,年轻干部更要以“笨办法”守住底线。我们年轻有冲劲,但也容易经验不足、被人钻空子。我的办法就是“三个不”:一是不搞“一个人说了算”,重大事项必须上会研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二是不碰“第一次”,拒绝“下不为例”,有了第一次破例就会有第二次。三是不怕“得罪人”,对违规请托直接说“不”,宁可得罪少数人,也不能辜负组织信任。
组织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是信任更是责任。我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多年的工作让我深刻感到:靠谱是最高的情商、实干是最快的成长、实绩是最好的汇报。我一定带头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