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青春的一次修行
●岳慧杰
窗外的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微凉。人们总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稻穗低垂,硕果满枝,那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可我却常常在想,人生的每个阶段,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就像那即将到来的麦收,金黄的麦浪里涌动着希望;就像那牵动无数人心的高考,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成独属于青春的记忆与成长。
记得那年冬季刚升入高三,学校为了让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备战高考,特意安排了每天清晨的校外出操。对于处于“半封闭”教学模式下的我们来说,这是难得的“放风”机会。当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连呼吸都变得畅快。嘹亮的口号声划破寂静的清晨,整齐的步伐叩击着大地,那一刻,内心满是对未知挑战的期待与兴奋,也带着逃离教室片刻的欣喜,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总是投来羡慕的目光,羡慕我们暂时可以外出的快乐和自由。但他们却很难知道,我们面临高考繁重学业的压力和挑战。
在升入高三前,我曾特意向一位学长讨教高三的感受。他嘴角扬起一抹笑容,略带感慨地只说了两个字:“充实”。真正踏入高三后,我才深刻体会到这两个字的分量。每天的生活变成了单调的“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之间的距离,串联着我们青春奋斗的足迹。教室成了我们的主战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偶尔在晚自习的间隙,到操场散散步,握一握单杠,都成了那个阶段最奢侈的放松时刻。
高三的日常,安静而又充满张力。清晨,教室里早早便响起了背诵英语单词和记忆公式的声音,曾经课间的闲聊说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专注的学习神情和翻动书本的沙沙声;中午,本是午休时间,同学们却也默契地早早回到教室,安静地学习,连请教问题都是低声细语,生怕打破这份宁静;夜晚的晚自习,即便没有老师监督,大家也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奋笔疾书。学习,在高三成了一种自觉,一种无需言说的约定。
晚自习结束,已是深夜。走出教室,疲惫却又带着一丝轻松,我们总会笑着说“终于下班了”。那时的我们,或许还未意识到,这些看似枯燥的日子,会成为日后回忆里最珍贵的片段。那时的我们,却不曾想到,高考结束后,大家真的各奔东西。有时候,一个转身,可能真的就是一辈子。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每当听到这首略带伤感的《凤凰花开的路口》,我的内心总会泛起阵阵涟漪,波纹可以一直传播到心里最柔软而敏感的地方。无数个夜深人静,失眠的夜晚,翻开那张已经泛黄的毕业照,看着照片上一张张青涩的脸庞,我总是“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高考,是青春的一场修行。高考前夕,记得班主任曾对我们说:“只要经历过高考,就算胜利了。”在那段为梦想拼搏的日子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坚韧不拔的意志、珍贵的友谊,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些挑灯夜战的夜晚,那些为一道难题而绞尽脑汁的时刻,那些彼此鼓励、相互支持的瞬间,都将成为我们青春最闪耀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