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2版:新闻·综合

朱立群烈士:

“石头部落”走出的抗日先锋

朱立群烈士:

“石头部落”走出的抗日先锋

记者 陶志尧

通讯员 陆炳生 唐晴晴

走进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村,山峦叠翠,石屋静立。这片被誉为“石头部落”的红色热土,曾孕育出含山县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村中的抗日英雄陈列室内,一件件革命文物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其中,朱立群烈士的事迹尤为动人。这位从六衖村走出的革命战士,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赞歌。

朱立群,曾用名朱静,1918年出生于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村。自幼聪慧好学的朱立群,15岁在村里读完私塾后,便孤身离家前往外地求学。在校期间,他阅读大量进步书籍,接触进步思想,积极组织、参与话剧表演,揭露社会黑暗,传播革命火种。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刚中学毕业的朱立群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在含山、巢湖、合肥一带建立了先锋青年团和少年先锋团,并创办了《心疑周刊》,用文字激发民众爱国热情。

1938年春,新四军四支队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来到含山,20岁的朱立群加入了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先锋剧团团长、政治指导员。为进一步扩充抗日力量,他积极动员家乡青年参军。

面对枪械匮乏的困境,朱立群巧妙设计“夺枪”计划。他利用家族声望,说服富户让游击队员“护院”,逐步将枪支集中起来,组建了含山县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黄山自卫队,后改编为黄山游击队。

1938年底,朱立群被派往中共苏皖省委学习,结业后返回含山,担任县委委员、工作团团长、黄山游击队队长等职。他深入敌后,宣传抗日,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组织群众破坏日伪交通线。1939年10月,他率队成功破坏淮南铁路含山段,沉重打击了日伪势力。他以六衖村为中心,建立秘密交通站,开辟黄山抗日根据地。

1940年,朱立群率部编入新四军江北纵队新七团,先后任八连、四连连长。从敌后走到前线,朱立群开始在抗日战场厮杀,履痕遍及江淮大地。

皖南事变后,朱立群所部编入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第十团。由于朱立群表现突出、战功较多,1942年,他被评为“战斗模范”,授予“英雄奖章”。后来,朱立群在定远县藕塘战斗中光荣牺牲。

因朱立群在抗日战场上屡建奇功,他牺牲后,新四军二师首长专门为其召开追悼大会,并以一口厚漆红棺将他单独安葬,以表敬意。同时,为表彰他的卓越抗日功绩,二师政治部宣传科特意撰写《悼朱静》一文,刊登在《抗敌报》和《淮南报》上,让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

岁月流转,山河无恙。今日的六衖村,石屋依旧,青山如黛,而朱立群的革命精神早已化作这片热土上最珍贵的红色基因。如今,当我们走过六衖村的石板路,仿佛仍能听见当年那个热血青年的铿锵誓言在群山间回荡。

2025-07-14 朱立群烈士: 1 1 马鞍山日报 content_154371.html 1 3 “石头部落”走出的抗日先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