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实践探索
□ 陆祖奎
无偿献血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公益事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临床用血需求持续增长,对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工程,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马鞍山市中心血站创新宣传招募模式,完善献血激励机制,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渠道,通过新媒体平台、主题公益活动等品牌项目,弘扬献血文化正能量,稳步推进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发展,确保全市临床医疗用血的需求和安全。
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重要性
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是保障医疗用血安全的基础环节。通过有效的招募工作,可以确保血库有充足的血液储备,满足临床手术、急救和治疗等需求。同时,规范的招募流程有助于保障血液质量,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从社会层面看,无偿献血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不仅能挽救他人生命,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因此,做好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当前无偿献血招募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前无偿献血招募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公众认知不足和存在误区。许多人对献血知识了解不够,存在“献血伤身”等错误认识,导致参与意愿不高。其次,献血便利性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献血点分布不均,服务时间与公众作息不匹配,影响了献血积极性。此外,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也制约了献血工作发展。现有的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方式对部分人群缺乏吸引力,而献血后的保障措施如休息时间、营养补贴等执行不到位。最后,献血者保留率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首次献血者转化为固定献血者的比例不高,影响了献血队伍的稳定性。
做好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有效路径
坚持新老融合,打造全新宣传模式。破除献血认知误区、培育献血文化是提升招募效果的基础工作。传统的标语式、灌输式宣传已难以适应当前传播环境,需要创新宣传方式,增强互动性和感染力。近年来,马鞍山市中心血站全面分析研究媒体平台宣传无偿献血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制订媒体宣传策略。在传统媒体上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在新媒体上发力短视频、社交平台宣传,以献血知识动画、“每一位献血者都是英雄”Vlog等形式吸引年轻受众。同时,推动新老载体联动,通过内容互补、渠道协同,让无偿献血理念渗透到不同年龄层,提升宣传覆盖面与感染力。
开展主题活动,拓展无偿献血队伍。随着医疗需求持续增长,我国临床用血量逐年增长,但当前献血人口比例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拓展献血队伍迫在眉睫。近年来,马鞍山市中心血站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献血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当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主题献血活动,选购带有节日特色的献血纪念品,激发市民无偿献血热情。开展三县“无偿献血乡镇行”活动,让更多的乡镇居民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建立大型国企无偿献血长效促进机制、发展民企献血队伍。
成立宣讲队伍,普及血液相关知识。开展系统化宣传教育,能够有效破除公众对献血的认知误区,对保障血液供应安全和社会文明建设具有多重价值。马鞍山市中心血站成立专业无偿献血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持续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宣传“五进”(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活动及“血站开放日”活动。在全市中学生健康教育基地建设无偿献血科普教育馆,把无偿献血宣传从高校向中学延伸。
组建招募团队,稳定无偿献血人群。无偿献血招募团队是保障血液供应安全稳定的核心力量,在扩大献血者队伍、提升献血服务质量、应对血液紧缺危机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马鞍山市中心血站成立团体专人招募团队,对接各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每月召开团体招募例会,总结上月招募计划完成情况,讨论本月招募计划安排情况,分析困难点,商讨对策并组织实施。经过8年多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了计划、拜访、回馈、服务、总结等团体招募机制。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献血窗口作为献血服务的“最后一米”,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整体体验。开展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人性化建设,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献血服务,将为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马鞍山市中心血站通过改造献血服务科室大厅,让献血者感受到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在接待每位献血者时,询问他们的需求,耐心详细讲解血液知识和献血流程,打消其献血顾虑。建立献血后电话回访制度,对每位献血者献血后开展专人电话回访,把献血检测结果告知献血者,并聆听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做好记录。同时,在传统节日或献血者生日期间,利用电话回访,给献血者送去关爱,增进与献血者之间的感情。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