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2版:新闻·综合

谱写马鞍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篇章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丹

法治是守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固基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为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指明了方向。市生态环境局深学笃信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依法行政关键环节,以创新思维与务实举措推进法治建设,持续擦亮“生态福地”城市名片,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征程上交出亮眼答卷。

法治引领,筑牢依法行政思想根基

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长期重要政治任务和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坚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局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法治培训全员覆盖,组织重点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参考率、通过率均为100%。

法治护航,打造环境治理示范标杆

全系统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在法治框架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近年来,我市空气质量已实现历史性突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81.7%,PM2.5改善幅度跃居全省首位,连续4年达国家二级标准,实现历史最好水平,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水环境质量稳居前列,国省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优良率保持“六个百分百”,声、辐射、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可控;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危废安全处置率为100%,“无废城市”建设基本达标;长江大保护成果丰硕,禁渔经验入选全国干部培训教材,长江马鞍山段获评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获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法治筑基,完善生态治理制度体系

出台《广场舞活动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编制《马鞍山市〈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部门职责分工(试行)》,发布首个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生态环境物联网多源数据接入技术规范》,牵头起草《马鞍山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不断构建起系统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2024年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70余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6起、行刑衔接案件3起。办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9件,赔偿金额126.7万元。积极落实“轻微免罚”制度,办理轻微免罚案件12件,免罚金额104万余元,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揽获省执法、应急、信访三项荣誉,2名执法骨干获评省级先进个人。

法治惠民,厚植生态治理民生底色

坚持以绿色行动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打造“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先行示范区,持续巩固长江保护修复成效,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实施绿美马鞍山行动,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完成长江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建成向山EOD项目,深化海绵城市建设,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地修复,深入开展“马鞍山长江保护日”活动。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建设,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促进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我市年度环境信访投诉总量同比下降33.6%,抽查通过率达100%,信访件办理群众评价得分位居全省第一,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民生答卷。

2025-08-18 1 1 马鞍山日报 content_156191.html 1 3 谱写马鞍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