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1版:头版

林下开出“黄金花”

我市探索“国储林+”模式解锁集体林改新密码

林下开出“黄金花”

我市探索“国储林+”模式解锁集体林改新密码

记者 黄筱敏 通讯员 甘婵婵 余梦蝶

雨水过后,更宜植绿。5月16日,初夏的阳光洒向位于含山县环峰镇梅山村的王庄山,山坡上20多名当地村民正在躬身栽植野菊花苗。放眼望去,这片100多亩的国储林地,一株株树木幼苗夹杂着花苗尽显生机。

扶正花苗、挥锹填土、压实浇水,村民们动作熟练,脚下是刚冒头的一片新绿。“现在栽种,秋季采收,平时浇浇水施施肥,我们一天就能有120元的收入。”村民晏维芝笑着说,没想到家门口荒了这么多年的山现在还能有用处。

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3年,含山县启动国储林项目,成立安徽润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含林业),并将其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当年流转了环峰镇梅山村约1551亩集体林地。“这些林地上,除了栽种娜塔栎、麻栎、薄壳山核桃等新树种,去年开始还在林下试点套种了药用野菊花,不仅有效抑制了林间杂草生长,也为林农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润含林业总经理张正海介绍道。

“我们采用春季栽种、四年采收的循环发展模式,每年10月集中采收野菊花,将其作为药材原料进行销售。”张正海表示,目前润含林业已与全椒县诚玖中药材有限公司签订这片百亩林下野菊花的合作订单,稳定产量后,预计能实现亩均收益2000多元的可观回报。

此外,润含林业还与省农科院桑蚕丝研究所达成了关于林下食用菌种植的协议,未来将进一步丰富林下经济业态,推动产业链延伸升级。预计每年可增加当地村民劳务收入5万元,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近5000万元。

自启动国储林项目以来,含山县在全县多镇及核心林区分别布局国储林建设任务,规划总面积15.2万亩。“去年,我们积极推进,发挥润含林业主体作用,完成了10841亩集体林地流转,为国储林项目建设备足了林地资源,今年目标实现流转收储及发证30000亩,进一步壮大国储林总量。”含山县林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已流转收储的林地资源,含山县依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生态需求,精心挑选麻栎、榉树等适生树种种植培育,对中幼林、低产林及马尾松林开展修复、改造,优化林分结构,不断提升森林质量,推动荒山披绿。截至目前,已完成营造林建设1551亩,包括集约人工造林131亩、现有林改培1010亩、中幼林抚育410亩。

不仅木材能交易,林下还能生金,更可喜的是帮助周边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梅山村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为国储林项目建设提供了一份可行经验。

今年4月份,“林票+碳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被列入全市2025年深化改革重点选题。接下来,我市还将以“林投+国储林+林票+碳票+碳普惠”模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林场为主、集体参与、企业运作、社会共享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资产高效转化,让山更绿、林更美、百姓更富。

2025-05-19 我市探索“国储林+”模式解锁集体林改新密码 1 1 马鞍山日报 content_150963.html 1 3 林下开出“黄金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