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戈班:
向“新”求“质”引领铸管行业新风尚
文图/记者 高文亮 通讯员 束晓光 周琴
5月17日,记者走进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戈班)生产车间,一股热浪迎面而来,熔炼、球化、离心铸型、涂衬精整……一连串工艺流程映入眼帘。在这高温环境下,一炉炉铁水经过精心铸造,瞬间转化为一根根火红的铸管,整个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员介入,只需一台电脑就可轻松操控。与传统生产线相比,智能化生产线不光减少人力,原料比例控制也更加精确,产品质量稳定性更好。而不远处仅占地30平方米的管道智慧中心,三块大屏正实时展现着生产现场、工艺流程、质量检测、物流管理、质量追溯等全产业链相关信息,成为企业在“智改数转”方面快人一步的生动写照。
“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我们已完整构建起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球墨铸管生产管控体系,实现了生产过程智能调度与预警,推动了质量追溯和工艺优化,切实打通了数据链条。”圣戈班信息技术经理潘忠朋告诉记者,在“智改数转”过程中,圣戈班应用5G互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了生产过程数字化,实现了健康绿色发展,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管道管号追溯系统,解决了由于产品本身高温、体积大等客观条件造成的实体管号开发成本高、回报收益低、设备复杂等问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一根根火红的铸管在经过多道工序后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我们只需扫描管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清晰地查询到每一根管道的身份信息、工艺状态和质量状态。”潘忠朋说,依托于数字孪生技术,每个管道在诞生时都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身份信息,一旦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该铸管的生产时间、批次,甚至具体到每一道工序,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只是圣戈班“智改数转”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市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源自法国圣戈班集团管道事业部的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已扎根马鞍山28年,现拥有炼铁、管道、管件三家生产车间,其主要产品球墨铸铁管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城市给排水、雨污水、热力、工业输送等领域。
据潘忠朋介绍,近年来,圣戈班聚焦“智能”“绿色”两大核心理念,不断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以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圣戈班携手赛迪研究院,引入了11位行业专家,为企业量身打造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引领行业“智改数转”的潮流。2022年,圣戈班又斥资8700万元,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高炉富氧喷吹、新铸铁机以及新环氧线等技术改造项目,不断提升提质增效水平。数字化改造后,圣戈班不仅实现了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调控,还实现了客户、仓储等数据的集成管控,产品良品率再次得到提升。近五年,圣戈班数字化转型累计投入超2亿元,使得生产能耗降低、效率提升,如今生产效率平均提高6%,产能平均提升7.4%,市场占有率实现翻番,这些都让圣戈班进入更加良性的运营状态。得益于创新方面的突出成绩,圣戈班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安徽省智能工厂、安徽省工业互联网领头羊、马鞍山市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去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圣戈班选送的“数据治理与流通”典型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实现慈湖高新区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零”的突破。
“在马鞍山,诸如圣戈班这样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企业不在少数,向‘新’求‘质’成了企业必然选择。”在潘忠朋看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数字化将在铸管行业中发挥更为深远的作用。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