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作风堤坝 激荡清风正气
□ 市委党校 宣萱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自颁布以来,犹如一把时代利剑,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其精神实质已成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鲜明标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严的基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推动中央八项规定从外在约束内化为干部的行为习惯,最终沉淀为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优良风尚。
高擎思想旗帜,把牢作风建设“定盘星”
深化作风建设,首要在于筑牢思想根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校准行动坐标。中央八项规定绝非一时之策,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关系党长期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必须从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其对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极端重要性。面对作风问题的“病原体”仍未根绝、隐形变异的“四风”风险犹存,唯有时刻保持“赶考”的谨慎与自觉,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方能时刻绷紧作风建设之弦,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要笃学笃行,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形成抵制歪风邪气的“抗体”,使遵规守纪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坚持严字当头,打好标本兼治“组合拳”
深化作风建设,关键在“严”,核心在“实”,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形成强大震慑和有效治理。要严明纪律规矩,强化刚性约束。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疾靶向施治、严抓严管,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要严密制度笼子,扎紧权力篱笆。着力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围绕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织密制度网络,堵塞监管漏洞,持续压缩模糊地带和操作空间。要严肃执纪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作风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对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的严肃追责,以精准有力的问责唤醒责任担当,持续加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砥砺为民初心,涵养化风成俗“新生态”
作风建设的最终成效,在于是否真正惠及于民、取信于民,在于优良作风能否蔚然成风、成为普遍自觉。要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领导干部的言行是无声的命令,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四不两直”方式掌握实情、解决难题,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企业,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以务实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以常态长效促进化风成俗。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需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上持续用力。要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全过程,形成鲜明用人导向和价值取向。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要以文化浸润滋养清风正气。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清廉建设深度融合,发挥阵地之力、突出品牌之效、激活创新之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让清风正气充盈机关、浸润社会,使清风正气成为一个城市最鲜明的人文标识。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不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化风成俗。唯有如此,方能以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凝聚磅礴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马鞍山新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